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中心

产教融合,探索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图文)

发布日期:2018-02-11   浏览次数: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  供图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特别是丘陵山区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我校一直秉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农业农村重大战略需求,在精准扶贫、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科技、平台资源优势,为减少贫困人口、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主动开展工作。2017年,我院、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携手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7个南方丘陵山区省市自治区实施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共捐赠烘干机25台套,价值约300万元(含安装费、运输费和技术指导费等),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

一、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性

我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致呈现如下特征:一是贫困地区中,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边疆地区占主体,经济发展落后;二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手段落后,大多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三是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四是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大多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约20%的农村劳动力为文盲、半文盲。扶贫工作主要是要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2015年,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下简称“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生产环节,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

南方水田区和西南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部分地区玉米、马铃薯也占一定比例;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菜、花生、水果、蔬菜(包括辣椒、大蒜)、茶叶、中药材等,这些地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大多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5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30%,产后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就更低,普遍在10%以下。在早晚稻收获季节,这些地区大多处于雨季,传统的晾晒方式面临极大挑战,如果晾晒不及时或者不能及时烘干,极易滋生黄曲毒素,产生霉变,粮食数量、质量、品质甚至是人类健康均受到威胁,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对于经济作物而言,产后初加工也是提升其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因此,针对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急需,选择产后初加工作为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力求能通过加工方式、加工手段的改变,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助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收入的增加。

二、产教融合,实现强聚力

我院在农产品加工贮藏特别是粮食干燥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在粮食保质干燥与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果蔬与中药材加工机械化及装备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在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机械化生产模式、农机装备系统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于上海,主要生产谷物干燥机。其母公司三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专注生产谷物干燥机,至今已有近52年的历史。公司秉承“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心”的经营价值观,坚持生产高品质、生态环保、节本增效的干燥机,强调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为农民奉献最先进的干燥技术,其产品在行业中享有良好声誉。该企业价值观非常符合我校“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理念。

因此,我校携手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实施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强强联合,针对贫困地区,期望通过捐赠烘干机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扶贫地区农业生产特点,选择NEW PRO-60H和SKS-480G两种机型为主。其中,NEW PRO-60H为立式直接加热低温循环式,批处理量6吨,适宜烘干水稻、玉米和小麦。SKS-480G为平床式小型烘干机,可烘干水稻、玉米、小麦、核桃、花生、辣椒、油菜籽、中药材等,适合丘陵山区小规模生产。目前25台烘干机已经全部安装到位,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三、授之以渔,增强造血功能

此次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主要涉及7个南方丘陵山区省市自治区的17个贫困县,经济水平低,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远低于全国农民人年均纯收入水平,有的县如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湖南龙山县均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农机合作社少,有的于2016年、2017年刚刚成立,没有合作社发展经验,合作社理事长文化水平不高,对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知识储备不足,靠当地农民自我奋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较大。可见,扶贫不能仅仅是送物(机器)或者送钱(资金),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教育培训、跟踪辅导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要帮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2015年以来,我院、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已联合举办多期公益性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免食宿、免学费),旨在提高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后处理技术及产品市场营销相关方面的知识,受到一致好评。

因此,双方计划2018年将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力度。一是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及各有关方面的优势,建立专家服务团队、技术帮扶团队、懂技术的农民队伍,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通过培训贫困地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提高其劳动技能,增强其自身发展的能力,解决贫困户自我发展和脱贫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突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要把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产后处理作为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重点,将贫困户连接到全产业链条上,通过产业发展撬动扶贫格局,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三要全程跟踪扶贫地区机械化进展,特别是产后处理机械化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发展辅导和技术指导;四是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条件,加强其与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学习。

四、构建良好机制,实现精准施策

2017年的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得到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以及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及相关市县农机部门的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与协助,活动实施与相关部门对口帮扶点紧密结合,实现了优势资源整合,初步探索出一种产教融合、精准科技扶贫模式与机制。

一是把握发展方向和重点,聚焦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选择适宜的技术、质量好的产品,助力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二是产教深度融合,加大精准科技扶贫力度。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资源、专家团队资源优势,联合生产企业,针对贫困地区进行生产技术、农机使用、组织发展、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持续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

三是与各级农机部门紧密联系,提高农机化科技扶贫的精准度。将农业机械化置于全产业链发展中,特别是加快推进产后处理机械化进程,实现产业、科技、组织有机联系,最终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总之,扶贫之路仍然任务艰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崔岳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